第0873章 再征辽,起风波-《北颂》
第(2/3)页
如今赵祯能将军中的大权寇季,给种世衡等人,绝对算得上是一个超级大度的皇帝了。
若是换成赵光义或者赵恒的话,估计他们两个人身边早以站满了宦官和重臣,一个个都将刀子搁在他们背后了。
所以,赵祯对他们的信任,已经超出了一个皇帝对臣子的信任了。
所以赵祯要是随后将他们换回去的话,寇季完全能理解。
毕竟,赵祯就算再信任他们,也不可能将皇位主动往他们屁股底下送。
寇季不知道赵祯该怎么选。
但是赵祯却知道自己该怎么选。
在寇季派人去给王凯和李昭亮二人送调令的时候,也写了一封奏疏,送到了汴京城。
奏疏一入京,立马引起了热议。
朝堂上出现了诡异的一幕。
往日里跟武臣们不对付的文臣,居然跳出来推举朝堂上的那些武臣去边陲征战。
其目的是什么,朝野上下所有人都心知肚明。
就是不能让寇季、种世衡等人在建功立业了。
要是让寇季和种世衡等人再立下破天大功,那皇位就真的有改姓的危机了。
值得一提的是,寇季猜测的很准确。
朝臣们只是奏请让赵祯派人替换寇季和种世衡,但是没有人对寇季提出的趁机攻打关外的辽土有任何异议。
姿事堂内。
吕夷简沉声道:“臣推举老将呼延必求为征辽先锋……”
张知白拱手道:“臣推举老将王德用为征辽中军大将……”
刚刚押送着大批金银还朝的王曾,也拱手道:“臣推举老将高继勋为征辽先锋……”
吕夷简三个人推举的人很有意思。
三人推举的三个人几乎都是老将。
呼延必求是大宋名将呼延赞的儿子,真宗皇帝在位的时候,也算是为大宋打了不少仗,只是没有曹玮和李继隆那么大名声而已。
真宗晚年,呼延必求重病缠身,几乎处在了半隐退状态。
赵祯登基以后,呼延必求几乎一直处在隐退状态,所以名声不怎么显。
王德用几乎不用多说,那是绝对忠诚的保皇党,因为年迈的关系,兵制革新以后不久被调到了御林卫,担任御林卫大将军,负责赵祯的安危。
赵祯此前出宫的时候并没有带他,所以他率领着剩余的御林卫,帮着赵祯守着皇宫。
高继勋,那是老将中的老将,其父是大宋开国大将王审琦的部下,名唤高琼。
大宋太宗皇帝赵光义的潜邸之臣,功勋卓著。
死后被追封为卫王,谥号烈武。
所以很多人有称他为烈武王。
高继勋也算是将门虎子,为大宋建立了不少功劳,爵封渤海郡开国公,如今已经是七十多岁的高龄,疾病缠身。
真宗晚年,高继勋就处在半隐退状态。
赵祯继位以后,他也一直处在隐退状态,这些年,只在赵祯登基的时候露过一面,其余时间几乎待着不出来。
并且极力约束着家中的子弟,不让他们出来惹祸。
也正是因为如此,他们家中子弟,才免过了此前赵祯处理武勋的祸事。
值得一提的是,大宋有两个高家。
一个是高怀德所立的高家,一个是高琼所立的高家。
很多时候很多人总是将这两家混为一谈。
总是觉得人家是一家。
其实不然。
比如,史书上记载的大名鼎鼎的女中尧舜高太后高滔滔,很多人都以为她是高怀德的后人,其实不是,她是出自于高琼所立的高家,而非高怀德所立的高家。
高滔滔的祖父,正是王曾推举的高继勋。
吕夷简三人推举了三个老将接替寇季、种世衡、高处恭三人,并不是觉得这三个老将能打。
而是觉得这三个老将的身份地位够格,勉强能替换寇季、种世衡、高处恭。
赵祯在听完了吕夷简三人的推举以后,一脸不悦的道:“为了将朕的四哥和种世衡换回来,你们也是能掰扯。
高继勋,七十多岁的高龄,走路都需要人搀扶。
你们也敢推举?
你们是觉得我大宋连战连捷看着不痛快,所以想让我大宋败几场。
还是觉得我大宋兵锋无人可挡,需要培养一个对手?”
吕夷简三人对视了一眼。
吕夷简开口道:“高继勋随老,但尚能一战。”
王曾赞同的道:“曹玮行将就木之躯,尚且能帮我大宋拿回燕云十六州。高继勋的身子骨比他稍微好一些,也能为我大宋出力。”
赵祯面色一冷,“朕的手底下是没人了,还是我大宋没有良将,需要派遣三个加起来快超过两百岁的人上阵?”
吕夷简三个人听到此话,脸色有些难看。
派遣三个老将上阵,确实不妥。
但是其他人,可没有他们这种资历,没资格替换寇季三人。
吕夷简硬着头皮道:“他们三人皆有马革裹尸的志向,还望官家给他们一个机会。”
“马革裹尸?!”
赵祯拍桌而起,“好一个马革裹尸!马革裹尸听着好听,可朕看在眼里却心痛。他们为我大宋征战了一辈子,朕不能让他们安详晚年,还要让他们马革裹尸,那朕如何为人君父?
朕就是怕曹玮马革裹尸,死在两军阵前,所以朕在燕云十六州收复以后,就抛下了几十万大军,亲自带着曹玮回来。
如今你们却要送三个老臣去马革裹尸,你们当朕没脾气吗?!”
吕夷简三人赶忙道:“臣等不敢……”
赵祯恼怒道:“不敢你们还推举?!”
吕夷简咬了咬牙,道:“臣等也是为了大宋江山考虑。寇季、种世衡,皆爵列一等。他们在河西打了一场大胜仗,朝廷还没有封赏。
他们在燕云十六州打了几场大胜仗,朝廷也没有封赏。
等他们拿下了辽国全境,朝廷就不得不赏。
到时候,非异姓王难以彰显他们的功劳。
曹玮行将就木,封异姓王还好。
可他们身强力壮的,封了异姓王,对我大宋就是祸患。
一旦他们当中有人生出了异心,对朝廷,对百姓,都是一场巨大的灾难。”
赵祯阴沉着脸道:“他们对朕忠心耿耿。”
吕夷简沉声道:“臣也知道他们对官家忠心耿耿。可太祖皇帝当年对后周柴荣也忠心耿耿,但手下的人却起了二心,将黄袍硬披到了太祖身上。
如此才有了我大宋江山。
臣能保证他们对官家忠心耿耿,却保证不了他们属下的人对官家也是忠心耿耿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