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7章:促成-《田园小娇妻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那杨氏也不愿意,“他们家扳回面子,却让我们家大出血,没门!这不是卖闺女是啥?谁家定亲要二十两的!?”

    媒婆还真跟她细数了一下,镇上几家拔尖的女娃儿都要了多少彩礼,有人光礼金都二十两银子。杨氏要找那样的,她也可以帮着说,但要做好拿彩礼的准备。更要做好被拒绝的准备。

    杨氏气的胸口起伏,让聂大郎再找别的人家。

    聂大郎叹道,“云二舅母现在也是名声在外,那姜家闺女能娶进门,就是捡漏了。你也说了,多是些歪瓜裂枣,不是长得丑就是个子矮,娘矬矬一窝,为了以后的孙子考虑,也要找个好的。至于这二十两银子彩礼,姜家不也说了,礼金会给闺女压箱底,和陪嫁一块带过来。真要是花个几两银子,办成了事儿,人家反而会说嘴,不仅说姜家闺女,也会说云家娶个不咋样的媳妇儿,也只能娶个不咋样的媳妇儿了。给姜家面子,也是给云家挣面子。事情办漂亮了,也好叫那些之前不愿意的看着后悔。也顺便展示一下云家的财力,云家日子过好了!”

    杨氏哼了一声,“说了好听,二十两银子你以为跟你们一样那么容易啊!”

    聂大郎想到箱笼里那些料子,今年穿不着的,放到明年也一样穿不着,只会一直压在箱子里,然后在某一天拿出来处理掉,就道,“定亲的时候,我跟云朵送两匹料子吧!不用买,也省了点钱。”这门亲事促成,不让杨氏随便找个同她一样脾性的,小丫头以后会少些麻烦。

    杨氏不满意的抿着嘴,“两匹料子就打发人,怪省事儿!”

    聂大郎微微笑,“添箱那是在成亲的时候,自然也不会少了。”

    媒婆一看杨氏脸色缓和,忙说好话儿,夸云家日子越过越好,“……光这柿饼都不知道一年能挣多少!”

    杨氏看着聂大郎,瞥了眼媒婆还在,没有把心里想的说出来,等媒婆走了她才说,“既然光孝的亲事儿交给你们了,你们不表示点?这门亲事这个样子,说出去也不是啥多光彩的,要是以后出了事儿,整个云家可就被毁了!”

    聂大郎目光淡冷的看着杨氏,嘴边还带着笑,“云二舅母,严格说起来,你不是我的岳母,虽然生了云朵,买卖既成,你也不是她娘了。云朵对你们报以善念,帮扶拉拔,但若云二舅母一次次寒她的心,最后即便云家遇难,我想她都不会再有那份同情怜悯。”

    杨氏沉着脸看他,“你说这话是啥意思!?”

    “意思难道云二舅母不清楚?”聂大郎挑眉,站起来,“那丫头心眼儿很实,对她好的人,她都尽力去帮扶照顾。对她不好的……聂家二房即便跳的再高,他们也得不了好儿。”说着,拍了拍衣摆,深深看了眼杨氏,起身离开。

    杨氏脸色难看的坐了好一会,抿着嘴骂道,“我哪里对她个死丫头不好了!?”

    等过来拿衣裳料子,却没有再说表示的话。

    云朵还有些不愿意给她,这些衣裳料子虽然不是她花银子买的,却也是她挣过来的,大姐都舍不得穿。想想她的秋装,云英抽空帮她赶了一身,聂大郎给她做了两身,买了一身,也够她替换了。拿出一匹绸布一匹缎子给了杨氏。

    看她给的不情愿,杨氏也心里不高兴,“我这当娘的,还没穿过你孝敬的衣裳!”

    云朵不理她,身上穿的就是从这拿走的绸布做的褂子,还说这话,杨氏这选择性遗忘症发作真及时。

    杨氏包着两匹料子,并四块香皂走了。回了家,准备了彩礼,到姜家下聘,定了亲事。

    村里村外的人都在说云家大手笔,单礼金就拿九两银子,还有那些衣裳料子,首饰,鸡鱼肉,喜饼和酒什么的,可是得好一笔银子花。

    杨氏到处说自己定儿媳妇花了二十多两银子,更是引来一片羡慕。

    姜家扳回点面子,也还算满意,准备在花石沟附近买几亩山地,作为二闺女姜丽锦的陪嫁。

    只是等他们打听问询的时候,被告知,花石沟附近的山坡荒地,都是张秀才家的。

    云朵正在家里摆弄菊花,全是白色半开的甘菊,她准备晒制一点菊花茶自家喝。听花石沟附近的山坡荒地都是张秀才家的,挑了挑眉,“他们买那么多山坡荒地准备干什么用?”

    “应该是准备种树。”聂大郎点头道。

    云朵瞪眼,张秀才明显的居心叵测!

    聂大郎笑着摸摸她的头,“管他们要干什么,与我们无关就好。”

    “是狐狸,总要露出尾巴来的。”云朵点头。

    张秀才也心惊云朵和聂大郎的财力,清湖两岸被买光了,单一个作坊,会有那么多进账!?只有那些雇工,就算再拼了力的干,也不过出那些淀粉面粉。即便云朵在县城给大户人家做饭,也不可能有那么多银子。山地就算了,现在正在盖的院子也不小,全部盖好,再加上家具摆设,没有几百两银子绝对下不来。

    那这些银子都出自哪里?

    张秀才让人聂氏使人打听了,不过一点信儿都没有。那些花儿和药草进了作坊就没有再出来,问题肯定就出在那些花儿和药草上。所以他一口气把花石沟附近的山坡荒地都买了下来。

    聂大郎把跟张秀才家接壤的山地划出来有五亩,转让给了姜家。

    一下子买好几亩山地,姜家也有些忐忑,只聂大郎已经划出来,定亲的礼金又不少,他们也已经说了陪嫁的事儿,就咬牙应了,明年春上,成亲之后就记在姜丽锦的名下。

    天越来越凉,很快到了十月,到顾大郎和杨春草成亲的日子了。

    云朵给杨石头放了假,让他准备杨春草的亲事,把杨春草叫过来,让她两块料子做衣裳。

    杨春草知道推了云朵也会送去,红着脸道,“那给我两块棉布就行了,绸布我也穿不出样子,穿那个也不好干活儿了。”

    云朵就给她挑了两块细棉布,并一对柳叶银耳坠,给她添箱。私下又给了一套金盏花的水乳和两块竹炭皂。

    石头婶子陪着杨春草一块过来道谢,把那套金盏花的水乳又送了回来,“那香皂我们就收了,这东西可不能收!”

    杨春草跟顾大郎打听了,这样的护肤水乳,一套要几两银子,一家人都吓了一跳。杨春草之前可用了两瓶,还用了两小盒芦荟胶。既然知道了贵重,她咋能要这么贵重的东西。

    云朵笑着把东西推过来,“春草之前可是帮了我不少忙,以后还有事儿要你帮忙的。这一套水乳也是我的一点心意,卖着贵,自己做的却不要钱的!”

    “啥不要钱,那些花儿和药草都得花钱买,你还要费劲儿做。光这瓷瓶都要不少钱订做。你对我们好,我们都知道。心意我们收到了,但这东西我们不能收!”石头婶子忙又推了过来。拿人几两银子的东西,她觉得心里不安,觉得烧手。

    杨春草一脸为难,东西她不收,云朵会不高兴,可这么贵重的东西她实在不能收下。

    云朵看着,想了下,就没有再推,把她试验的精油皂拿了两块,“是试做的,还不太成功,你拿这个回去洗脸,不仅洗的干净,洗完脸上也润润的。”金盏花水乳虽然是她的心意,但杨春草用完,以后就不可能再用了。她也不会花几两银子买这个就为了抹脸。收了反倒叫她心里不安。

    杨春草松了口气,精油皂没有再推辞,收下道了谢。

    聂兰跑过去打听云朵给杨春草添箱都添了什么东西,听是两块棉布一副银耳坠,撇了撇嘴。马上就和大姐的一样了。对外人都这样好,对他们却小气的不行!

    刘氏在甘氏和张氏跟前吹风,“一个外人,就算再好,也不该添箱添那么多东西吧!?两块布都是多了,竟然还添了一对银耳坠,可真是大方啊!听说云家儿子定亲,大郎帮着跑腿儿,他们还送了两匹布!都是绸布和缎子呢!果然是向着娘家的,定个亲就拿那么多,成亲还不知道要拿多少呢!我们这些人简直没法比!”

    “两匹布!?”王荷花惊道。她认亲的时候,云朵才只给了她两块料子,总共做两身衣裳。一匹布就够两身了,要是大匹的能做四五套。

    刘氏哼道,“可不是!是两匹!云家下聘拿的就是!这是明面上的,私底下还不知道给多少呢!”她心里嫉恨死了。杨氏那个贱人也能找到镇上的女娃儿做儿媳妇,她四郎说了多少都不愿意。

    王荷花心里止不住的羡慕,要是不分家就好了!吃穿上肯定比镇上那些人要强了。

    “把你们分出去,你也有那个本事过好吧?”甘氏沉着眼神看刘氏。

    刘氏脸色不好。

    “吃上饭吃不上都不一定,没本事就闭上你的嘴!”甘氏沉声喝斥。

    刘氏撇着嘴,“我们家运气被人占光了,累死也发不了的。”

    “就你这好吃懒做的,天上掉馅饼也不会砸着你!”甘氏是越来越看不过刘氏了,一点事儿就回来搅合搅合。

    老不死的!就知道看不起她,天天踩着她!刘氏心里憋着火,不在家里待了,转悠了大儿子家来。

    孙莹儿现在是安安稳稳在家带娃儿,空出手来就做点绣活儿。看刘氏又脸色不好的过来,抬了抬眼皮子,脚下不停,推晃着小木床,摇着儿子,手里绣着屏风。

    刘氏看到孙子,找回些自信,“大房的儿媳妇可是到现在肚子都没动静呢!”王荷花成亲也半年了,一点动静没有。云朵那个小贱人更不用说了,估计那个病秧子不中用,也生不出来的!

    从聂二郎家里出来,见柳氏抱着聂娇,拎着一个大包袱过来,刘氏忙上前道,“呦!三弟妹这是干啥去啊?这么大包袱,兜了啥东西啊?”

    柳氏笑道,“帮云朵铺子做的绣活儿,我要照顾娇儿,好些天了才做了这么点。不跟二嫂说了,我还等着送过去呢!”

    刘氏看着她的背影,呸了一声,“都去巴结那小贱人!以为得了好处,一点绣活儿能得几个钱,就高兴的一副攀上高枝儿了的样子!”
    第(2/3)页